财经

世界热点评!古印度的雕刻艺术:一种了解古代印度社会面貌的方式

  • 来源:个人图书馆-惠训书院
  • 时间:2023-06-25 20:44:24

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明,都有着让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化内涵,古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化底蕴渗透到了古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样影响到了印度雕刻艺术的形成。

根据我们现今对印度的了解,这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宗教,宗教在印度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具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与宗教的密切联系也体现到了印度的文学艺术方面,这就使得印度的雕刻艺术有了特殊的宗教内涵,由此产生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古代印度的雕刻艺术以优美著称,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论与任何雕刻艺术相比它都毫不逊色,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充分展现了印度古代文明的独特特性,和远古时代的社会生活图景,为我们增加了一种了解古代印度社会面貌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资料图)

一、古代印度雕刻的艺术特征

印度雕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专家考证,印度人民最早在印度河文明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雕刻艺术,孔雀王朝时期印度的雕刻艺术已经达到了比较发达的程度。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印度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雕刻的特征。

01.以浮雕为主的雕刻技艺

雕刻艺术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材质来说,分为石雕、铜雕、木雕、玉雕等,按照雕刻技术来说,又可以分为浮雕、圆雕、影雕、沉雕等等,而古代印度的雕刻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印度雕刻的主要成就还是在于浮雕技术上,这是一种在平板上雕刻的技术,将所要雕刻的形象脱离原来的材料,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印度浮雕以线刻为主,内容丰富而形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构图紧凑具有连续性,突破了现实上时空的局限性,成为了印度最常见的雕刻形式。

浮雕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还有这种雕刻形式更加的方便,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因而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地方,在建筑上相比其圆雕的独立性,更便于雕刻。并且对于宗教的信仰者来说,浮雕这种形式具有正面性,适合让信徒们从正面瞻仰,更具有一种神圣性,因而浮雕在宗教寺庙上出现的次数也更多。这些都使得浮雕的技艺越来越成熟,而圆雕技艺虽然会在建筑当中运用到,却因为其需求量少无法发展到浮雕的艺术高度。

02.对人体美的推崇

印度人比较强调人体的肉感,因此较多表现人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通过雕刻将女性的身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女性形象往往具有柔软的身姿、千姿百媚的神态和动作,仿佛此刻就有一个美女站在欣赏者的面前,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这些女性雕刻中,艺术家追求女性身体的丰满,表现肉质的美感,通过刻画女性妖娆的形态,表现女性身体的曲线之美,这种曲线之美具体体现在形态的“三屈式”,即头部要向右边微微倾斜,胸部的位置向左倾斜,臀部向右突出。同时还要为女性装饰一些精美的配饰,尽管女性的雕刻大都没有很多的衣物遮挡,但配饰却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都非常的华丽,以华丽奢侈的配饰装扮美丽的女性,这也体现了印度雕刻家对美的追求。

印度雕刻中对女性的刻画源于印度人民对生命的崇拜,以及对于生殖的看重。他们认为女性就代表着人类生命的繁衍,能生育的女性是最美的,这是对大自然生命力的歌颂,这种美甚至已经超过了身体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思想追求。

对于生殖的崇拜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性,最典型的就是“密修那”形象的刻画,表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以此来展示生命蓬勃向上的理念。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这并不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不健康的思想,而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与其他民族雕刻的不同所在。

二、佛教的雕刻艺术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印度的历史上曾一度占据主流,因而在印度人民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佛像也就成为了印度雕刻艺术所要表现的重要对象。佛教雕刻艺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才逐渐达到了成熟,更加能够游刃有余地表达出印度人民的思想追求。

01.注重精神表现和形式美

佛教雕刻艺术注重表现自身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是通过刻画客观事物来表现的。它在表达主题的时候,往往会借用一个具体的事物,并为这个事物赋予特定的意义,以此来传达佛教的思想和教义,来达到吸引教徒注意力和其他欣赏着的目的。

在刻画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这个事物本身的刻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事物来表达出其背后的宗教意义。所以艺术家在刻画事物的时候,并不是要再现事物本身,也就不需要非常真实地将事物的所有细节内容逐一表现,因此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只是以事物的大小来说明刻画的事物在这个雕刻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程度。

这样的表现手法就使得观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忽略事物本身,将注意力放在由这一雕像产生的背后的含义,注重人的思考。如对女性人体“三屈式”的刻画方法突出的是女性的形体美,使整个画面更有动感,展现一个动态的人,让观赏者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另外佛教雕刻非常注重形式上的美感,无论这一幅图画是拥挤还是稀疏,都不会让人觉得凌乱或者违和,而是在每一幅作品中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可循,有着自身表现的秩序。比如在阿育王石柱上有背靠着背的四个狮子的形象,都是比较对称的,达到了图案内部的平衡和美感。

02.雕刻艺术的本土化

佛教雕刻艺术发展到后期,逐渐去除了雕像中外来文化的痕迹,雕刻内容越来越偏向于创造佛陀的形象,更加具有印度本土的韵味,符合印度人民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使得印度雕刻逐渐变得程式化,就像是有一个标准的模板,所有的佛像都要照着这个模板来雕刻。这种程式化不仅体现在佛陀形象的固定,也体现在其精神追求的固定,多表现淡泊宁静的思想追求,其中带有一些玄学的意味,无论是什么样的动作,都好像有其想要表达的意义。

同时艺术家们越来越注重在内容上增加一些华丽的装饰,这些华丽的装饰也是这种艺术印度本土化的另一个方面,从此成为了之后印度艺术的发展潮流。这时佛陀的形象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简约风,而是变得华丽富贵,如佛陀的雕像在面容上会偏向女性化,身上会装饰有非常多黄金的饰品,变得更加的世俗,符合印度人民的现实追求。

三、印度教的雕刻艺术

印度教一直是印度本土宗教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公元9世纪前后,它通过与其他宗教的论辩逐渐成为印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这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雕刻的主要内容,它一方面继承了佛教雕刻风格,另一方面融入了自己的教义思想,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印度雕刻艺术风格。

01.形象多样化

印度教雕刻的形象与众不同,他们崇拜的是三位一体的众神形象,所以在刻画佛陀的时候,往往会给他们创造很多种变幻形态,即所谓的“化身”。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也成为“三相神”就是这样,梵天有四头四臂,湿婆有五面三眼四臂,毗湿奴同样是四臂,还有有10多种化身和一千个称号,是极其善变的天神,这样的众神形象让印度教的雕刻显得变化多端,不会让人感觉到非常肃穆,而是有一种活泼的感觉。

这些多肢多头的神的形象,表达的是印度人民的思想中对于神力多样性的想象,属于一种对世界的原始认识。他们用这种怪异的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来刻画神,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梵天的四张脸象征了四部吠陀经,他其中一个手拿着念珠,代表着时间;湿婆的其中一个行星“林伽”是男性的生殖器,象征着再生的力量,充分表现了印度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02.具有华丽的装饰

印度的装饰艺术由来已久,从公元8世纪起,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都要为其增加装饰物,这是他们追求华丽奢侈艺术风格的体现,并且这种风格在发展中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印度艺术,他们认为越刻画得富丽堂皇,就越是美的。

在著作《绘画的工艺学》中,还为雕像做了一些规定,“要用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把它打扮起来”,并且在雕刻人物的时候,规定在他们的身上要用华丽的饰品来装扮,让他们看起来富有一种富贵的美感。

这种装饰性不仅体现在人物的衣着打扮方面,还体现在对作品结构的构思上。在《天降恒河》这个雕刻作品中,整体可供雕刻的面积是很大的,艺术家将其分为了天界和地界上下两部分,用一头巨象和大大小小非常多的神仙填满了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纷繁复杂的感觉,甚至中间没有丝毫缝隙。

古代印度雕刻艺术在总体上还是比较完备的,经过了历史上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宗教在印度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而宗教这一思想形态在印度雕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从而就让印度雕刻艺术就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文明雕刻艺术的特征,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

《印度古代雕刻》

《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今日湖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4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